Sunday, May 27, 2007

半途而廢代價高(民 13-14)「摩西系列之十一」

半途而廢代價高(民數記 13-14)
作者:葉福成
翻譯:戴元涔

以撒亞西莫Isaac Asimov講了有關一個拉比跟他會眾不和的一個故事。會堂的主席對拉比說,「拉比,我們必須開個會,一次把這個爭論解決掉。」所以那拉比,主席和十個長老開會討論他們之間的問題,但是很快拉比便發現他是惟一有不同意見的人。會堂主席說,「讓我們投票表決,少數服從多數。」當表決收集起來的時候,會堂主席說,「拉比,你輸了,十一票比一票。我們是多數。」

這被觸怒的拉比就站起來說,「所以,因著這次投票的結果,你們認為你們是對的,我是錯的。你們再想想吧。我要呼求以色列的至聖者給我們一個徵兆,好讓你們知道我才是對的,而你們是錯的。」立即,一個震耳欲聾的雷聲響起,燦爛的霹靂閃電把他們所環繞的那張桃花心木的桌子擊為兩半。那房間充滿了煙和雲霧,那會堂主席和長老被投擲在地下。但是那拉比仍然挺直的站住、沒有受到一點的影響,他的眼睛閃爍著,臉上帶著得勝的微笑。

那主席從桌子下站起來。他的頭髮被燒焦,他的眼鏡懸挂在一隻耳朵上,他的衣服被撕裂。終於,他回答,「好吧,十一票比兩票。但是我們還是多數!」(Asimov Laughs Again)

令人驚訝地, 以色列人逃離了埃及奴役之苦和度過沙漠流浪的經歷但是如今卻拒絕在應許之地的新機會。再一次的,他們哭號、生氣、抱怨(民14:1,11:4)。呆在曠野已經超過一年的時間(民10:11)但是他們還沒有學習到一點的功課。可是,十二個探子中的兩位 –不畏懼的迦勒和忠心的約書亞-考查了應許之地,看過了那的地居民反而支持計畫。那倆位帶了一份有利的報告歸來,持守在神的應許上,最後能夠活著進入應許之地。神要從摩西建造一個新世代,只允許了迦勒和約書亞進入迦南,其餘所有不信的都被消滅。

相信,跟隨和認同神的話語有甚麼益處呢?為甚麼我們需要防備不健康和負面的同輩壓力,輿論和民眾力量?神要我們如何的信靠祂呢?

要明確,歡喜跟從神
14:1 當下全會眾大聲喧嚷、那夜百姓都哭號。14:2 以色列眾人向摩西亞倫發怨言、全會眾對他們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或是死在這曠野。14:3 耶和華為甚麼把我們領到那地、使我們倒在刀下呢.我們的妻子和孩子、必被擄掠、我們回埃及去豈不好麼。14:4 眾人彼此說、我們不如立一個首領、回埃及去罷。(民 14:1-4)

一個有潛力的年輕人想加入修道院。因此他把他的想法告訴他教區的神父,但是那位神父勸阻他而且警告他有關修道院嚴苛的戒律。勸説不成,那神父無奈地推薦那位年輕人給修道院的負責人。

修道院的上級主管告訴這位應試者他在十年內只被允許講兩個字而已。精疲力竭的十年時期過了之後,他經過測試,「你有話要講嗎?」那人便說了兩個字「食差。」

另外的十年過去了,他又被問,「你有任何事要說嗎?」那人發表,「床硬」。

他在修道院過了另一個十年後,又面對同樣的問題。那人簡潔地說,「放棄。」他的上司回答說,「很好,這三十年來你除了埋怨以外什麼也沒做。」

以色列人在曠野度過了一段了無生趣的日子。他們帶著掃興的態度,黑著臉,懷著不合作的心,使他們原本艱苦的旅程更難度過,更難處理和更難接受。他們的缺乏快樂使他們成爲令人頭痛的人物,惡劣的態度日益沸騰,把其他人的生命都壓榨、吸干了。

以色列人大聲喧嚷、大哭一場,也鬧了大事(14:1)。他們首次想到拿石頭打死人(14:10),暴亂和謀殺從他們的念頭湧出,在他們心中,也出了他們的口。約書亞和迦勒有一個幾乎不可能的責任去反駁十個探子,推翻他們的勢力,且弄清楚事情的真相。那十個探子大聲地講,「然而住那地的民強壯、城邑也堅固寬大、並且我們在那裡看見了亞衲族的人。亞瑪力人住在南地、赫人、耶布斯人、亞摩利人、住在山地、迦南人住在海邊、並約但河旁。」(13:28-29)他們強調高山,平原和海灘都有人住了。

戰役的勝負經常在人心,頭腦和心靈上決定的。以色列人不必花九牛二虎之力就打敗法老的軍隊,也在第一戰役中勝過亞瑪力人(出17:8-15)。他們沒有輸過任何一場的戰役,但是這次他們輸給一支他們沒有見過的或打過的部隊。實在,他們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對於那十個探子,迦南地是一塊神秘,活著,吃人之地。他們說,我們探索的「我們所窺探經過之地、是吞喫居民之地、我們在那裡所看見的人民、都身量高大。我們在那裡看見亞衲族人、就是偉人、他們是偉人的後裔、據我們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樣、據他們看我們也是如此。」(13:32-33)這十個人是看見一些高大的偉人,但是他們誇大所有人的身量。以色列探子不是無所不知,但是他們聲稱他們知道亞衲族人如何看他們 - 如蚱蜢一樣。他們的主張聽起來真可笑,荒謬又愚蠢。他們的沈悶無趣的的精神很容易地使他們成為恐懼、迷信、以及無知的受害者。

要勇敢, 堅定跟從神
14:5 摩西亞倫就俯伏在以色列全會眾面前。14:6 窺探地的人中、嫩的兒子約書亞、和耶孚尼的兒子迦勒、撕裂衣服、14:7 對以色列全會眾說、我們所窺探經過之地、是極美之地。14:8 耶和華若喜悅我們、就必將我們領進那地、把地賜給我們、那地原是流奶與蜜之地。14:9 但你們不可背叛耶和華、也不要怕那地的居民、因為他們是我們的食物、並且蔭庇他們的已經離開他們、有耶和華與我們同在、不要怕他們。(民 14:5-9)

樂觀主義者和悲觀論者有什麼不同呢?普通的答案是樂觀主義者認為一杯水一半是滿的,而悲觀論者認為一杯水一半是空的。樂觀主義者在每個障礙中看到機會而悲觀論者在每個機會中看到障礙。樂觀主義者努力要贏;悲觀論者避免去輸。有句話說,「當悲觀論者沒有甚麼可擔心時,他會擔心為甚麼他沒有甚麼可擔心的。」

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有問這個問題:「你把最英勇的水手,最無懼的空軍,和最大膽的軍人聚集在起來 -- 你會得到甚麼?」答案:「他們共同的害怕」(Forbes 9/21/98)。有人說,「懼怕」的英文子F.E.A.R. 代表False Evidence Appearing Real,虛假的證據顯的真實。

有句話說,「人害怕「他們」這個詞比世界上任何東西都大。甚至曾經帶領大軍面對最可怕的敵人的強將也怕「他們會說什麼」「他們會做什麼」和「他們可能不喜歡什麼。」 (Bits and Pieces 10/14/93)

恐懼有這個能力使受害者放棄了事實,漠視了真理,又忽略了常識。

可是,約書亞和迦勒雖然面對著一班發狂的群眾,震耳欲聾的聲音,和不斷的威脅之下,他們都有堅持不移的信心。這二人的決定不是出於盲目的信心或積極的想法,而是開闊的眼光。他們確定了那地的優質,隨後呼籲眾人要冷靜,且以信心的行動來回應。

其實,那地不僅是美地,而是是極美之地(14:7)。有多麼美呢?他們需要四十天才走完那塊地,而且需要兩個人才抬起地所出產的葡萄(13:23)。迦南美地有豐盛的產量,多樣的種類和無限的潛力,但是那十個探子無法欣賞多奶的牛羊,令人驚嘆的出產,美味的蜂蜜,富裕的乳製品和諸般的甜品。那地是肥沃,多產的和出色一塊地。最優秀的地產包括峽谷,山坡和海灘(民13:29)。

那十個探子以人的因素做決定,但是剩下的兩個是以神的因素為立場。十個探子是憑著人的眼見而兩個是憑著神的應許。況且那十個探子沒有一次提及神,但是那二人沒有停止提及神(民14:8-9)。令人悲傷地,十個探子,因著他們的害怕,悲觀和不信的緣故,就經歷不到那裡的肥牛,良好的大地和茂盛的草原。

約書亞和迦勒令人驚訝地提到十個探子報告裡忽略提到的的:食物,或著希伯來之「麵包」的字(9節)。那倆人同說那地的居民才是以色列人的食物或lehem。他們不應該害怕的如被踩死的蚱蜢一樣,相反的(民13:32-33)他們倆個聲明以色列人會踐踏那裡的居民如薄餅一樣的!

得神儹,澈底跟從神
14:20 耶和華說、我照著你的話赦免了他們。14:21 然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遍地要被我的榮耀充滿。14:22 這些人雖看見我的榮耀、和我在埃及與曠野所行的神蹟、仍然試探我這十次、不聽從我的話、14:23 他們斷不得看見我向他們的祖宗所起誓應許之地、凡藐視我的、一個也不得看見、14:24 惟獨我的僕人迦勒、因他另有一個心志、專一跟從我、我就把他領進他所去過的那地.他的後裔也必得那地為業。(民 14:20-24)

幾年前,蘇茜 Maroney Susie Maroney,一位22 歲的澳大利亞人,第二次嘗試從古巴游112 英里到佛羅里達。她在一個艘船所拉著的鯊魚框子裡面游泳,而一個醫療隊陪著她走。剛離開海岸三英里,一條果凍魚刺著她,她的皮膚痛到一個地步她需要穿著輕一點的skinsuit 泳衣。有時,3到4尺高、15 節海里速度的大浪和水流使她頭暈。為著繼續下去,她吃嬰孩食物和香蕉,看著游過的鯊魚,並在她腦裡回憶著Seinfeld 剧集。

使用 每一分鐘划44-46 次的速度,她終于到達了半途,而在下一個 22 英里的旅程中,她面對平靜的海水,之後的30 英里左右就需要奮鬥才行。經過了一天不停止的游泳,她終於只離岸1/2英里了,這時候她兩位兄弟在那裏等著她並陪她游完全程。在海灘接受訪問之後,她就疲倦的暈倒了。蘇茜成為第一個在 24 1/2 個小時裡遊了112 英里的女人,這是最長的女子獨自游泳的紀錄,但是她承認很多次她的頭腦出現了一種思想:「我真的不想要支持下去了。」(Time 5/26/99)。

理查德•尼克松總統曾經說過這個道理和他真能體會這句話的意思,他說:「做事半途而廢、或是做完一件事所付上的代價來做比較,簡直是沒有分別的,因此我們倒不如好好地做完它。」

做事半途而廢是偏離了正軌,是勇氣之瓦解和追求平庸。

在疲倦的人的腦海裡最難想像的是一個好的結束。以色列人達到迦南地,看到了風景,呼吸了空氣,但是站在門口卻不願進去。他們在巴蘭曠野的加低斯(民13:26),在迦南之地的南部,在最後一站,但是他們選擇開始另一段旅程,撤退西南向埃及去。

以色列人十次試探了神(14:22),包括這些埋怨的事情或地方:(1)紅海,出14:11-12;(2)瑪拉,出15:23;(3)汛的曠野,出16:1-2;(4)利非訂,出17:1以;(5)何烈山,出32;(6)他備拉,民11:1;(7)食物之戀,民11:4;和(8)兩次在加低斯的反抗(出16:20和27)(Keil 和 Delitzsch)。神不計較他們的固執,忍受他們幼稚,且不過輕輕地審判和處罰他們而已,但是祂的忍耐和界線已經到達極限了。

迦勒,以及約書亞,逃避了神的審判因為他有與眾不同的另一個心志(13:20,14:24)。他全心全意地,完完全全地跟隨神。這位探子沒有懷疑神,沒有抱著一個不滿或爭議的態度。他認為神是可靠的,靠著祂所賜的聰明智慧的,以色列可以獲得這塊地。迦勒寧可得罪探子也不願得罪神,他寧願站在神那邊而進入迦南也不願回到神離開了的埃及。

這位猶大支派的族長(民13:6)熱情地,強烈地,又固執地勸勉百姓,保證以色列的安危和成功(13:30)。他真的是一位強而有力,有技巧,又生氣勃勃的領袖。迦勒寧可進入迦南也不願回到以前被奴役,被人虐待和面臨死亡的埃及,而他強調打敗亞瑪力人的以色列人同樣可以勝過其他的敵人(出17:8-10)。

結論:有人說,「多數不一定是對的。」不幸地,有道德和正義的人群通常是沉默的少數。不要讓錯誤的群眾淹沒你的聲音,淡化你的影響和沖淡你的原則,標準和價值。在歷史上,相信者向來都是反潮流的,為真理而奮鬥的,面對不利而能幸存。記住,一個人能帶出不同,但是兩個人會有更大成就。

英文版本:http://otpreaching.blogspot.com/2007/09/moses-pt-11-price-of-doing-things.html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